5月27日,岑溪市硅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舉行簽約儀式。岑溪市人民政府、岑溪市樂達建材有限公司雙方代表共同簽署岑溪市硅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合同。
據了解,岑溪市硅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億元,計劃用地約420畝,項目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深加工用地約220畝,建設年處理150萬噸光伏用石英材料及尾礦綜合利用生產線;二期粗加工用地約200畝,用于建設年處理 300萬噸優質石英材料生產線。項目主要生產低鐵光伏砂、光學玻璃、半導體、電子封裝材料及鉀長石、硅微粉、高嶺土、黑云母等產品,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超25億元,繳納稅收超1億元,安排就業約1000人。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近日,十堰市舉行2024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其中,湖北國大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半導體新材料制造基地項目開工。據悉,該項目位于十堰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占地200畝,湖北國大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主要建設石英坩堝用高純石英提純加工、芯片封裝用球形硅微粉制備等半導體新材料相關產品制造生產線,以及半導體新材料研究院、礦物材料檢測中心、科研人員生活區等附屬設施。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15億元,占地100畝,建設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年產2萬噸高純石英提純生產線。二期投資20億元,占地100畝,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石英提純生產線和年產5萬噸芯片用高純球形硅微粉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可實現產值60億元、稅收6億元,帶動就業700余人。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2月28日,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汪靈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和7項高純石英組合專利受讓方工程技術團隊,歷經兩年技術攻關,在羅江建成了我國首條以國產礦石為原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生產線,并于同日實現了成功點火運行。SiO2純度4N8的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是我國芯片和光伏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材料和新材料之一。目前,這一關鍵基礎材料依賴產品進口和礦石原料進口,仍處于被“卡脖子”狀態。2007年以來,汪靈教授科研團隊先后解決了高純石英的原料遴選、提純工藝、生產裝備、質量檢測等四大技術難題。據了解,建于羅江的這條生產線是以我校榮獲“2022年度四川省高校院所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典型案例”的《一種以脈石英為原料加工4N高純石英的方法等7項專利組合轉讓項目》為核心技術,以國產礦石為原料,通過國內首創立體布局方式,采用自主創新研發、自主生產制造的關鍵設備,使生產工藝流程復雜、條件苛刻的4N8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制造實現了自動化,從根本上解決了目前國產生產線存在的產能低、質量不穩定、生產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和環境污染等工程化關鍵技術問題。
羅江生產線的成功點火運行,標志著我國攻克了4N8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生產的成套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國長期以來無法自主生產4N8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的難題,實現了4N8高純石英砂生產的智能化和綠色環保,對我國高純石英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是我校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技術瓶頸、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專業、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又一重要標志性成果。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1月28日,內江市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在威遠縣半導體封裝高端球形硅微粉新材料項目地舉行,內江集中推進11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434.96億元,涵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當天集中推進的11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10個,總投資5億元至10億元的項目有20個,集中展現了全市抓項目促投資的成效,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的熱潮。特別是,占地115畝、總投資13.2億元的威遠縣半導體封裝高端球形硅微粉新材料項目,是威遠經開區嚴陵園區落戶的首個新材料項目,也是內江市委、市政府在新材料產業項目上的又一布局,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產值15億元,將推動全市產業結構優化,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這個項目建設好。”作為項目投資建設方,四川豫順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蔚透露,從項目洽談開始,威遠縣就明確了一名縣級領導、一名科級干部、一名服務專員協助企業推進,在土地供應、規劃、能評、環評中給予大力幫助,還為企業提供免費辦公場所。貼心的服務,推動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從簽訂投資協議到土地交付只用了1個月的時間。
據了解,四川豫順新材料有限公司母公司為吉安豫順新材料有限公司,吉安豫順新材料還有一子公司為廣州豫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豫順新材料是一家集專業從事無機非金屬粉體材料及表面處理等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粉體超細研磨、精密分級、表面包覆到復配混合等一系列自動化生產設備及檢測儀器;自成立以來致力于無機非金屬粉體材料的高純化,超細化,球形化及其表面包覆處理等深加工,無論是配方的優化或新產品的定制研發,我們都可以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服務。主要產品有結晶硅微粉、軟性復合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特種滑石粉、導熱粉系列等。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1月26日,眉山和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4萬只高純石英坩堝項目產品下線儀式在丹棱縣經開區舉行,這是眉山市首個投產的高純石英坩堝生產項目,標志著丹棱縣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進一步完善了全縣太陽能光伏產業鏈條。
工人們各司其職,有序忙碌作業,經過備料、熔制、冷卻、后處理、檢驗、包裝等一系列工序后,一只雜質少、純度高、質量好的石英坩堝成品就此“誕生”。“公司現已落成4條高純石英坩堝生產線,具備年產4萬只高純石英坩堝生產能力。”眉山和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主任張廷玉介紹,公司以光伏太陽能行業單晶熱場系統研究為基礎,主要聚焦超高純石英制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整個項目投資2億元,該項目自今年8月開工以來,經過各級單位的通力協作,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完成項目開工到首只試樣產品下線。“公司目前已接到國內單晶硅一線客戶,月供1000只高純石英坩堝的長期訂單。”張廷玉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產品研發,提升品質,打造丹棱光伏產業名片,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9月27日下午,總投資82億元的高端硅基產品全產業鏈生產項目正式簽約青川縣。據悉,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總投資20億元,預計用地120畝,新建高純石英砂提純車間、石英坩堝生產車間,建設高純石英生產線2條、石英坩堝生產線80條,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200個以上。二期將在一期項目滿產后實施,總投資62億元,預計用地380畝,建設高端硅基材料生產加工車間,將產品線擴充到以高純石英為原料的系列材料和產品,包含光纖材料、光學玻璃儀器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50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300個以上。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在今年8月中旬的昆明南博會上,安徽杜氏集團與彝良縣人民政府簽訂鳳彝硅產業園(石英砂生產、玻璃生產)項目,隨后注冊成立了云南鳳彝玻璃有限公司,計劃在奎香鄉投資60億元建設鳳彝硅產業園。目前正建設的一期項目投資30億元,占地400多畝,新建年產200萬噸高純石英砂生產線、10萬噸高硼硅玻璃及1000萬只高檔玻璃制品生產線。一期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4億元、稅收2億元,為當地提供600個就業崗位。一期項目在二年建成投產后,再投資30億元實施二期項目,新建二條光伏玻璃生產線。據賈習群介紹,他們投資彝良建設鳳彝硅產業園,主要是看好地方政府的優質服務、當地豐富的高品位硅礦資源和地處西南地區腹地的區域優勢,今后生產出來的玻璃制品和光伏玻璃可以就近賣出,減少了運輸成本,實現互利共贏。
另外彝良旗濱光伏玻璃用硅砂精加工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總占地面積510畝,分為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218畝,2022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2023年4月完成場平工程,6月啟動土建工程,9月開始設備安裝,預計2023年底建成投產。建成投產后可帶動就業300余人,對地方資源整合、產業發展等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彝良縣硅資源豐富,儲量200億噸以上,位居云南省首位,全縣已設礦權13個,其中奎香鄉雨龍山脈已設礦權8個,礦區總面積20.5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10.7億噸。彝良縣委、縣政府聚焦硅資源,做強硅產業,在《彝良產業園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園四片區”的發展規劃中,在奎香鄉設奎香、松林兩個片區,建設奎香硅質新材料產業聚集區。為此,彝良縣爭取到《奎香硅質新材料產業聚集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國家專項債3億元,全力推進兩個片區交通、燃氣、供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南方電網云南分公司投資2.2億元的變電站、輸電線路也正在建設中。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9月20日,青海晶陽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生產項目第一只石英坩堝產品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成功下線。該項目產品的成功下線,標志著東川工業園區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為開發區加快建設光伏制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全面融入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注入了強勁動力。
青海晶陽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生產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主要利用原青海鑫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閑置廠房建設石英坩堝生產線10條。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6條生產線中4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其余2條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購置;二期項目4條生產線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生產能力,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12億元,年納稅總額約1.4億元,新增就業120余人。
石英坩堝是光伏及半導體領域高純石英砂的主要制品,主要應用于支持高溫條件下連續拉晶。在單晶硅生產流程中,石英坩堝是光伏單晶爐的關鍵部件。該項目作為開發區光伏制造產業鏈重要補鏈項目之一,對于推動開發區光伏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據愛企查了解,青海晶陽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股東之一為天合光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8月29日上午,漣水縣2023年第三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暨睿晶石英科技項目奠基儀式舉行。市委書記史志軍出席講話,宣布項目開工,并為捷泰科技研發中心揭牌。市長顧坤出席活動并為淮安捷泰新能源二期項目首線電池片揭牌。市委副書記趙正蘭向淮安睿晶石英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五證”。江蘇福港石英科技有限公司、淮安睿晶石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港;鈞達股份董事、總經理,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滿良;市領導李森、孫虎、王向紅、王蘇君出席活動。淮安睿晶石英科技項目總投資10.8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各種半導體及光伏用石英器件100萬件,高純石英砂20000噸。今年以來,漣水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確立在全市“站穩第一方陣,奪取第一位次”的工作目標,不斷優化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全力攻堅重特大項目,創新打造“漣快辦”營商環境品牌,上半年全縣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一季度、二季度在全市重特大項目攻堅考核中均位居第一,累計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1個,為今年拼進“全國百強縣”打下了堅實基礎。此次共有27個項目參加全縣第三批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16億元,全部落戶漣水經濟開發區,其中主導產業項目占比90%以上。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是構建新的增長引擎的重要切入點。為加快前沿材料產業化創新發展,引導形成發展合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聚焦已有相應研究成果,具備工程化產業化基礎,有望率先批量產業化的前沿材料,組織編制《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后續將根據技術發展情況,適時分批發布。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大宣傳推廣和支持力度,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應用探索和產業布局。有關中央企業要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其中涉及到的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包括:超材料、碳納米管、氣凝膠、石墨烯等。詳細目錄見來源鏈接。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兩部門關于印發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