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財經訊 6月3日,協鑫科技(03800.HK)發布公告,公司將與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 PJSC(下稱“穆巴達拉主權基金”)探索潛在合作機會,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下稱“阿聯酋”)當地建立具有全球及地區重要性的綜合硅生態系統。
今年5月,協鑫科技全資子公司協鑫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與穆巴達拉主權基金的全資子公司MDC POWER HOLDING COMPANY LLC訂立合作協議,雙方探討合作開發阿聯酋首個多晶硅生產設施。
據介紹,這將是我國光伏企業首個海外FBR顆粒硅項目。項目落地后,將成為全球最大高品質多晶硅研發與制造基地,填補阿聯酋太陽能光伏高端裝備制造業空白。
協鑫科技在2023年財報中曾提及,經過兩年的精心規劃,公司中東地區多晶硅項目將以更加低碳、更低成本、更高品質的顆粒硅技術為核心,引領并推動中國光伏制造業在海外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根據《世界能源統計評論》的數據分析,當前阿聯酋已成為全球太陽能市場的主要參與者。2022年,阿聯酋的人均太陽能消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于澳大利亞。InfoLink Consulting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東光伏需求約為20.5GW—23.6GW,以土耳其、沙特、阿聯酋為主的市場光伏需求量大幅增加。
協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未來我們將在阿聯酋這方充滿創新機遇的熱土上建設協鑫首個海外顆粒硅項目,打造輻射全世界光伏產業的‘諾亞方舟’,助力阿聯酋及中東國家依托高科技硅基材料推進綠色能源產業升級和轉型革命。”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在淄博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近七十種不同大小規格的氮化硅陶瓷球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最大的直徑是110毫米,最小的產品直徑只有0.8毫米,以供不應求的速度進入各行各業。“以這種1毫米的氮化硅陶瓷軸承球為例,主要使用在微型的牙鉆上使用,每分鐘可以達到 60 萬轉。常見的使用鋼球的轉速是每分鐘是20 萬轉。我們的陶瓷球質量輕,因此能達到更高的轉速。轉速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越低。”中材高新氮化物工作人員介紹。小到牙鉆,大到高鐵,都是氮化硅陶瓷軸承球的應用領域。
氮化硅陶瓷被譽為“先進陶瓷材料皇冠上的明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高溫高壓制備的新型陶瓷材料。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重量只有鋼材的三分之一,具有高強度、電絕緣、無磁性、高精度、輕量化、自潤滑、低摩擦系數、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等特性,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結構功能一體化陶瓷之一。中材高新氮化物主要從事高性能氮化硅先進陶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氮化硅軸承球、高導熱氮化硅陶瓷基板、定制化的氮化硅陶瓷結構件等,是繼美國闊斯泰(CoorsTek)、日本東芝材料(Toshiba Materials)之后全球第三家、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實現熱等靜壓氮化硅材料批量化制造的企業。
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隸屬于全球最大的建材企業—中國建材集團,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2022年度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2023年度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山東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擁有省級創新平臺2個,市級創新平臺1個。“十三五”以來,中材氮化物共承擔國家/地方重點研發項目30余項;申請/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0余項;編制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1項。
40年磨一劍,目前,其產品性能處于行業領先位置,可為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航空航天等領域提供高質量、可靠的綜合解決方案。其中,熱等靜壓氮化硅陶瓷球先后進入瑞典斯凱孚、德國舍弗勒、日本恩斯克等全球軸承頭部企業,并為比亞迪、小鵬、“蔚小理”等汽車主機廠提供國產氮化硅陶瓷球。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軌道交通等產業蓬勃發展,氮化硅陶瓷材料的需求旺盛。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迎來了發展的風口,營收復合增長率超50%,熱等靜壓氮化硅陶瓷球市場需求不斷上升,每個月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該企業加快擴產步伐,1年間,熱等靜壓氮化硅陶瓷球產能已從25噸擴至200噸,力爭該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0%。
除了上述產品,高導熱氮化硅陶瓷基片也是該企業主打的產品,其熱膨脹系數小,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GaAs等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等行業的第三代SiC半導體功率器件中。隨著混合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氮化硅陶瓷基板年需求量也不斷上升。“原來產能是70萬片,我們新上280萬片產能的產線,預計明年底產能將達350萬片,未來力爭產能盡快達到700萬片。”中材高新氮化物工作人員介紹。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3月22日,在位于連城工業園區的福建威尼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條新能源陶瓷組件生產線滿負荷生產,第二條精密半導體功能陶瓷生產線正加緊設備安裝調試,伴隨著機器運轉的隆隆轟鳴聲,工人們以干勁滿滿的勞動熱情擴產線、增設備、提效能,掀起了第一季度“開門紅”的生產熱潮。
作為連城縣塘前鄉的飛地工業項目,威尼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陶瓷新材料應用,主要生產新能源陶瓷組件、精密半導體功能陶瓷及相關元器件等,項目計劃總投資1.2億元,建成達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3億元。該項目是塘前鄉在去年“9.8”廈洽會由連城縣閩東南招商組曾繁嵩的牽線、推動下,招引的“蓮商回歸”工程項目,去年10月9日簽約“拎包入住”連城工業園區鋰電池產業園后,僅用了一個月時間第一條生產線就實現試投產,今年3月正式竣工量產并新上第二條生產線,再一次印證了項目快簽約、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的新“連城速度”。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3月11日,陶陶科技先進陶瓷基板研發生產總部項目簽約落戶常熟經開區。市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國棟出席并見證簽約。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志強及招商、經發、審批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簽約活動。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先進陶瓷材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領先的研發技術和扎實的市場基礎。公司已獲得110多項發明專利,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半導體、新能源、醫療器械等主流行業,具備了打破國際巨頭壟斷的能力,實現了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一期項目投資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5億元,建設4萬平方米高端研發與生產設施。項目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達15億元,年稅收達7000萬元。陶陶科技項目的落戶是常熟經開區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的成果之一,今年春節以來,經開區已接連簽約汽車產業鏈項目8個,合計總投資超50億元,其中外資項目總投資1.2億美元,涵蓋汽車智能網聯、智能駕駛、輕量化部件、線控制動與轉向等重要領域,盤活存量載體達11萬平方米,預計新增年銷售約100億元。
據陶陶科技官網了解,該公司總部在深圳南山區,生產基地坐落于制造業基地東莞市企石鎮 ,工廠面積超過30000m2。公司聚焦于半導體、汽車電子、新能源、消費類電子、通信及激光器等先進陶瓷應用領域。產品線包括陶瓷基板、電子霧化設備發熱部件、高端陶瓷結構件和外觀件等等。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2024年3月7日,日本礙子株式會社(NGK INSULATORS, LTD. )宣布決定提高功率半導體模塊用絕緣散熱電路板的產能,到 2026 財年,將月產能提高到目前水平的約 2.5 倍。通過提高供應能力,NGK將穩步抓住未來預計將擴大的汽車應用需求,并力爭在2030財年實現銷售額200億日元。
NGK采用氮化硅陶瓷基板制造絕緣散熱電路板,目前由其子公司 NGK Ceramic Devices(愛知縣小牧市)負責氮化硅陶瓷基板的粘合覆銅等前工序,蝕刻、電鍍等后工序在其子公司NGK ELECTRONICS DEVICES的山口工廠(山口縣美禰市)和馬來西亞子公司NGK ELECTRONICS DEVICES (M)SDN.BHD.位于檳城的工廠完成。此次投資,NGK預計投資約50億日元,加強NGK Ceramic Devices和馬來西亞工廠的設施,預計將在 2026 財年將月產能從目前的約 10 萬片增加到約 25 萬片。此外,NGK還考慮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以加強對歐洲這一主要市場的供應體系,為未來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做好準備。
絕緣散熱電路板是用于電機驅動控制和發電機進行功率轉換的功率半導體元件(功率半導體模塊)中使用的產品。它通過散發功率半導體驅動時產生的熱量來確保穩定運行。氮化硅絕緣散熱電路板在碳化硅 (SiC)功率半導體中的使用正在增加,用于控制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汽車(HEV)電機的逆變器,在大功率的高溫環境下需要穩定運行。
NGK開發的氮化硅絕緣散熱電路板是由一塊氮化硅陶瓷基板和兩塊銅板組成的襯板,采用獨特的鍵合技術,陶瓷基板與銅板之間的結合層具有僅為數微米或更小的超薄結構,這大大降低了粘合層熱阻和內部變形的影響,實現了高可靠性和優異的散熱特性。作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功率半導體性能的產品,自2019年以來,它已被歐洲和日本的多家功率半導體制造商采用。隨著全球電動汽車的進步,車載應用的需求不斷增加,預計中長期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月2日上午,廈門市2024年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松元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在集美區灌口鎮機械工業集中區舉行。當天,集美區集中開工8個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廈門松元產業園項目位于集美區灌口西路與坑坪路交叉口東側,總投資5.5億元,總用地面積3.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6棟多層廠房、1棟高層廠房、1棟宿舍等。該項目計劃2026年4月建成,2026年10月投產,2027年12月達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8億元,企業營收約7.5億元。
據了解,松元產業園項目投用后,主要建設8條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預計年產正極材料1萬噸。值得一提的是,生產線將打破傳統的固固混合合成方式,采用固液方式合成高壓單晶三元正極材料,提高材料均勻性,減少酸堿排放。此外,項目預計年產其他功能性陶瓷材料1萬噸、各類微波陶瓷器件3億支。開工儀式上,集美區委書記胡旭彬表示,廈門松元電子公司自2010年在集美成立以來,深耕電子功能陶瓷材料和微波器件研發,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逐漸成長為集美區新材料行業的核心科技力量。廈門松元產業園項目的開工將進一步助力集美區聚集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鏈優勢,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廈門松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官網了解,松元電子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電子功能陶瓷材料和微波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功能陶瓷材料主導產品有:圓片陶瓷電容器用介質材料、多層陶瓷電容器用介質材料、微波器件用介質材料、敏感陶瓷材料,其中圓片陶瓷電容器用介質材料的產量和產品質量名列國內前茅。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2月28日,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汪靈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和7項高純石英組合專利受讓方工程技術團隊,歷經兩年技術攻關,在羅江建成了我國首條以國產礦石為原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生產線,并于同日實現了成功點火運行。SiO2純度4N8的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是我國芯片和光伏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材料和新材料之一。目前,這一關鍵基礎材料依賴產品進口和礦石原料進口,仍處于被“卡脖子”狀態。2007年以來,汪靈教授科研團隊先后解決了高純石英的原料遴選、提純工藝、生產裝備、質量檢測等四大技術難題。據了解,建于羅江的這條生產線是以我校榮獲“2022年度四川省高校院所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典型案例”的《一種以脈石英為原料加工4N高純石英的方法等7項專利組合轉讓項目》為核心技術,以國產礦石為原料,通過國內首創立體布局方式,采用自主創新研發、自主生產制造的關鍵設備,使生產工藝流程復雜、條件苛刻的4N8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制造實現了自動化,從根本上解決了目前國產生產線存在的產能低、質量不穩定、生產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和環境污染等工程化關鍵技術問題。
羅江生產線的成功點火運行,標志著我國攻克了4N8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生產的成套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國長期以來無法自主生產4N8高純石英砂高端產品的難題,實現了4N8高純石英砂生產的智能化和綠色環保,對我國高純石英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是我校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技術瓶頸、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專業、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又一重要標志性成果。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0月25日上午,仙居縣與深圳中芯能科技有限公司舉行項目協議簽約儀式,共同推進仙居新能源動力產業發展。
深圳中芯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與應用的高科技企業,擁有材料研發、生產、銷售、鋰電池制造、運營、退役電池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完整產業鏈,與比亞迪、寧德時代、天能股份、億緯鋰電等新能源產業頭部企業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本次簽約的“年產15萬噸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及配套2萬噸前驅體、1萬噸硬碳負極等”項目,落地新能源動力產業園,占地243畝,總投資5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35億元,年稅收6億元。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9月21日,河南(平頂山)電子半導體產業園,中宜創芯公司年產2000噸電子級碳化硅粉體項目試生產,為加快建設國家級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助力平煤神馬集團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平頂山奮進百強市注入了“芯”勢能。
半導體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具有高禁帶寬度、高電導率、高熱導率等優良性能,適合于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的電子器件,在光電子和微電子、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高鐵、快充等領域應用潛力巨大。近年來,平頂山市與平煤神馬集團緊抓產業發展機遇,規劃布局河南(平頂山)電子半導體產業園,以此為載體吸引設計、封裝測試、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制備等上下游產業鏈配套企業落戶,涵蓋石墨件深加工、半導體裝備、碳化硅陶瓷和粉體、第三代半導體器件等高端裝備等相關行業。未來,產業園將以碳化硅半導體基礎材料為核心,以前工序(晶圓、薄膜沉積、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研磨拋光、金屬化)、后封裝(測試包裝、晶圓減薄、晶圓切割、貼片、引線縫合、模塑、切晶成型、終測)為主導,打造全國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示范性基地和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全產業鏈信創產業基地。該項目是平煤神馬集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標志性成果。近年來,該集團錨定新能源、新材料轉型方向,持續深化科技創新“六個一批”,積極開展重大課題攻關,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先后攻克針狀焦、負極材料、石墨烯材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重磅推出芯片硅料、全釩液流電池等一批創新成果,在多個領域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行業空白,逐步構建起以儲能和半導體材料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為加快邁向世界一流“材”“能”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愛企查查詢了解,河南中宜創芯發展有限公司于2023-05-24成立,大股東為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2000噸電子級碳化硅粉體項目試生產,平煤神馬集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
9月20日,青海晶陽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生產項目第一只石英坩堝產品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成功下線。該項目產品的成功下線,標志著東川工業園區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為開發區加快建設光伏制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全面融入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注入了強勁動力。
青海晶陽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生產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主要利用原青海鑫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閑置廠房建設石英坩堝生產線10條。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6條生產線中4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其余2條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購置;二期項目4條生產線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9萬只石英坩堝生產能力,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12億元,年納稅總額約1.4億元,新增就業120余人。
石英坩堝是光伏及半導體領域高純石英砂的主要制品,主要應用于支持高溫條件下連續拉晶。在單晶硅生產流程中,石英坩堝是光伏單晶爐的關鍵部件。該項目作為開發區光伏制造產業鏈重要補鏈項目之一,對于推動開發區光伏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據愛企查了解,青海晶陽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股東之一為天合光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