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
企業名稱:點云生物(杭州)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30100MA2KEN4T0N
網址:http://www.particlecloud.cn/
注冊資本:2,700.5065萬(元)
成立日期:2021-03-19
所屬省市:浙江省杭州市
主營:新型生物陶瓷材料、3D打印產品。
產品關鍵詞:打印服務,生物材料,增材裝備,航空發動機葉片陶瓷型芯,氧化鋁和氧化鋯鑄造型芯,生物陶瓷人工骨,航空發動機用鋁基碳化硅零件,光固化陶瓷3D打印機,氧化鋯齒科,氧化鋯傳感器零件,羥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鈣生物陶瓷,氧化鋁和氧化鋯陶瓷濾芯等
產品成分關鍵詞: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羥基磷灰石、磷酸三鈣、氮化硅、碳化硅、鋁基碳化硅
注:以下內容信息來源:http://www.particlecloud.cn/
公司介紹:
點云生物是一家為生物工程、醫療健康和先進制造等領域提供先進材料、創新產品和智能裝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2014年成立,以自身可持續發展為價值,先后獲得第三屆全球新材料行業大賽一等獎,2020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明日之星”。2018年點云生物完成世界首例大段骨缺損再生修復臨床移植,被認定為“3D打印生物組織再生技術”全球工程開發前沿核心專利TOP10產出機構,公司擔任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3D打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起草單位,參與了增材制造醫療器械的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創始人曾慶豐博士被聘請為全國醫用增材制造技術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專家。
點云生物憑借對新型生物陶瓷材料開發、3D打印產品研發、軟件設計、臨床前研究、植入實驗表面活性與功能化等領域的研究優勢,為客戶“按需定制”系列3D打印機,為客戶提供從3D打印材料、打印設備到實際應用的全套解決方案。
讓我們攜手共創點云美好未來,共創人類生命健康3D世界。
專注于生物陶瓷3D打印解決方案
專注于各類先進陶瓷增材智造裝備、材料和產品拓撲優化設計的研發和應用。公司掌握了全種類先進陶瓷(包括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羥基磷灰石、氮化硅、碳化硅、鋁基碳化硅、碳化硅增強等)的增材制造核心工藝和材料技術。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包括陶瓷3D打印材料、陶瓷3D打印設備和陶瓷制品定制化打印服務等全方位的支持,陶瓷3D打印技術在醫療再生生物陶瓷人工骨已經完成臨床驗證,積極拓展航天、工業和藝術等領域的應用。
為了讓業界都能分享3D打印技術帶來的技術進步,我們為客戶提供定制開發3D打印材料的服務。客戶可以自行提供或指定供貨商特定型號的陶瓷原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鋯、氧化硅、氧化鋁、碳化硅、氮化硅、羥基磷灰石、鋁基碳化硅、磷酸三鈣等,并提出期望達成的性能指標,如:膨脹系數、燒結密度、3點抗彎強度等。可以基于此定制化需求進行設計并制造商業化的、可供大規模使用的3D打印材料。
產品圖譜:
注:公司介紹和產品圖譜內容版權歸屬其來源網站或公司,任何人請勿侵權使用,若需詳細了解該公司及其產品,請通過其官網渠道進一步確認,本平臺僅供參考!
]]>企業信息:
企業名稱:嘉興饒稷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30421MA2BB6PN48
注冊資本:600萬(元)
成立日期:2018-08-18
所屬省市:浙江省嘉興市
主營:先進陶瓷增材智造裝備、材料和產品。材料,設備,打印服務。
產品關鍵詞:陶瓷3D打印材料、陶瓷3D打印設備和陶瓷制品
產品成分關鍵詞: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羥基磷灰石、氮化硅、碳化硅
注:以下內容信息來源:https://www.ceramplus.com/
公司介紹:
嘉興饒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饒稷科技”)成立于2018年,位于浙江省嘉善縣歸谷科技園,是一家以先進陶瓷無模增材制造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驅動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專注于各類先進陶瓷增材智造裝備、材料和產品智能設計的研發和應用。公司掌握了全種類先進陶瓷(包括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羥基磷灰石、氮化硅、碳化硅等)的增材制造核心工藝和材料技術。饒稷科技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包括陶瓷3D打印材料、陶瓷3D打印設備和陶瓷制品定制化打印服務等全方位的支撐,積極拓展陶瓷3D打印技術在醫療、航天、工業和藝術等領域的應用。
為了讓業界都能分享3D打印技術帶來的技術進步,饒稷科技為客戶提供了定制開發3D打印材料的服務。客戶可以自行提供或指定供貨商特定型號的陶瓷原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鋯、氧化硅、氧化鋁、碳化硅、氮化硅、羥基磷灰石等,并提出期望達成的性能指標,如:燒結密度、3點抗彎強度等。饒稷可以基于此定制化需求進行設計并制造商業化的、可供大規模使用的3D打印材料。
產品圖譜:
注:公司介紹和產品圖譜內容版權歸屬其來源網站或公司,任何人請勿侵權使用,若需詳細了解該公司及其產品,請通過其官網渠道進一步確認,本平臺僅供參考!
]]>生物陶瓷介紹
概念介紹
生物陶瓷(Bioceramics)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類陶瓷材料,即直接用于人體或與人體直接相關的生物、醫用、生物化學等的陶瓷材料。作為生物陶瓷材料,需要具備如下條件:生物相容性,力學相容性,與生物組織有優異的親和性,抗血栓,滅菌性并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包括精細陶瓷、多孔陶瓷、某些玻璃和單晶。根據使用情況,生物陶瓷可分為與生物體相關的植入陶瓷和與生物化學相關的生物工藝學陶瓷。前者植入人體內以恢復和增強生物體的機能,是直接與生物體接觸使用的生物陶瓷,主要有人造牙、人造骨、人造心臟瓣膜、人造血管和其他醫用人造氣管和穿皮接頭等。后者用于固定酶、分離細菌和病毒以及作為生物化學反應的催化劑,是使用時不直接與生物體接觸的生物陶瓷。
使用條件
(1)與生物體的親和性好,即植入的陶瓷被侵蝕、分解的產物無毒,不使生物細胞發生變異、壞死,不會引起炎癥、生長肉芽等。
(2)在體內有長期功能且可靠性高,即在10~20年的長期使用中,不會降低強度,不發生表面變質,對生物體無致癌作用等。
(3)易于在短期內成形加工。
(4)容易滅菌,陶瓷不同于金屬,它具有強共價鍵性質,即使在生物體內苛刻的化學條件下,也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排異反應遲緩,具備長期使用的機械性質。與有機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體陶瓷耐熱性好,便于進行高壓滅菌。
歷史
生物陶瓷材料作為生物醫學材料始于18世紀初。
1808年初成功制成了用于鑲牙的陶齒;
1871年,羥基磷灰石被人工合成。
1894年,H.Dreeman報道使用熟石膏作為骨替換材料。
1926年Bassett用X-射線衍射分析發現骨和牙的礦物質與羥基磷灰石的X射線譜相似。
1928年,Leriche和Policard開始研究和應用磷酸鈣作為骨替換材料。
1930年,Naray-Szabo 和Mehmel獨立地應用X-ray衍射分析確定了氟磷灰石的結構。
1963年在生物陶瓷發展史上也是重要的一年,該年Smith 報告發展了一種陶瓷骨替代材料。由于技術方面的限制,直到1971年才有羥基磷灰石被成功研制并擴大到臨床應用的報道。
1974年,Hench在設計玻璃成分時,曾有意識地尋求一種容易降解的玻璃,當把這種玻璃材料植入生物體內作為骨骼和牙齒的替代物時,發現有些材料中的組織可以和生物體內的組分互相交換或者反應,最終形成與生物體本身相容的性質,構成新生骨骼和牙齒的一部分。這種將無機材料與生物醫學相聯系的開創性研究成果,很快得到了各國學者的高度重視。
中國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生物陶瓷,并用于臨床。1974年開展微晶玻璃用于人工關節的研究;1977年氧化鋁陶瓷在臨床上獲得應用;1979年高純氧化鋁單晶用于臨床,以后又有新型生物陶瓷材料不斷出現,并應用于臨床。中國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市口腔醫學研究所等單位對生物陶瓷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生物陶瓷的應用范圍也正在逐步擴大,現可應用于人工骨、人工關節、人工齒根、骨充填材料、骨置換材料、骨結合材料、還可應用于人造心臟瓣膜、人工肌腱、人工血管、人工氣管,經皮引線可應用于體內醫學監測等。
分類
生物陶瓷材料可分為生物惰性陶瓷(如Al2O3,ZrO2等)和生物活性陶瓷(如致密羥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等)。
生物惰性陶瓷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學性能穩定、生物相容性好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鋁、氧化鋯以及醫用碳素材料等。這類陶瓷材料的結構都比較穩定,分子中的鍵合力較強,而且都具有較高的強度、耐磨性及化學穩定性。
生物活性陶瓷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羥基,還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組織可長入并同其表面發生牢固的鍵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點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體內能誘發新生骨的生長。生物活性陶瓷具有骨傳導性,它作為一個支架,成骨在其表面進行;它還可作為多種物質的外殼或填充骨缺損。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羥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鈣陶瓷等幾種。
生物陶瓷材料 | ||
類別 | 材料 | 應用 |
生物惰性陶瓷 | 多晶氧化鋁陶瓷 | 人工髖關節陶瓷球頭和陶瓷帽、膝關節、假牙、牙槽、托槽、人工中耳骨等 |
多晶透明氧化鋁陶瓷 | 牙齒矯正用托槽 | |
單晶氧化鋁 | ||
氧化鋯瓷(YSZ) | 牙根、股關節、人工骨、瓣膜等 | |
氧化鋯增韌氧化鋁(ZTA) | 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球頭 | |
氮化硅陶瓷(β相) | 關節球頭球帽、脊柱 | |
單晶材料 | ||
玻璃陶瓷 | ||
生物活性陶瓷 (表面活性和生物吸收) |
生物活性玻璃(BAG) | 骨缺損修復、玻璃粉傷口止血、愈合 |
羥基磷灰石瓷(HA) | 骨修復再生 | |
HA/TCP復合陶瓷 | 一定強度和降解吸收 | |
磷酸三鈣陶瓷(β-TCP) | 易降解吸收 | |
磷酸一鈣陶瓷 | ||
硫酸鈣陶瓷 | ||
抗菌材料 | ||
生物磁性陶瓷 |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生物陶瓷
2.生物陶瓷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