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陶瓷是指用于牙科治療和修復的玻璃陶瓷材料及制品。屬于醫療器械范疇。分類劃分為Ⅱ類醫療器械,在我國由省級主管當局批準生產和銷售。牙科陶瓷分為I型和Ⅱ型, I型牙科陶瓷是以粉末形式提供的產品,Ⅱ型牙科陶瓷是以除粉末以外其它各種形式提供的產品。區分瓷粉的類別而在其中添加顏色,則推薦使用表中的顏色。Ⅱ型1類牙科陶瓷材料用于制作牙冠、貼面、嵌體、及高嵌體的支撐結構,其表面將用一種或多種I型牙科陶瓷中的2~8類陶瓷覆蓋。Ⅱ型2類陶瓷用于直接制作貼面、嵌體及高嵌體。
義齒材料的應用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前,在埃及王朝墓葬中發現有用蠟、黏土和木質的牙齒。公元前700年,伊特拉斯坎人用黃金制作假牙的橋托,用骨頭或象牙雕制假牙。17世紀末還出現用銀、珍珠、瑪瑙做假牙的,但是這一直面臨著一個問題:以上材質制作的假牙都會面臨被唾液所腐蝕的現象,并且使用過程中口腔中會產生一種令人不快的氣味。陶瓷材料在口腔中的應用起源于1774年一名法國學者Duchateau采用陶瓷作義齒開始,至今已有兩百多年。再到1845年后,人們開始改進單顆瓷牙,自此陶瓷牙隨著材料的改進等慢慢走入大眾的視野。
臨床使用最為廣泛的義齒牙冠修復材料主要分為烤瓷與全瓷兩種:
①全瓷牙兼具美觀性和生物相容性,價格較高,預計未來臨床普及率將不斷提升。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義齒全瓷材料包括氧化鋯基全瓷、氧化鋁基全瓷、白榴石全瓷、氧化鋰基全瓷。
②烤瓷牙全稱烤瓷熔附金屬全冠,是一種理想的修復體。它是先用合金制成金屬基底,再在其表面覆蓋與天然牙相似的低熔瓷粉,在真空高溫烤瓷爐中燒結熔附而成,因此具有金屬的強度和烤瓷的美觀。
牙科陶瓷根據其組成成分可分為:
①玻璃陶瓷:
玻璃陶瓷是以玻璃為基質含有一定量的晶體結構的瓷材料。如長石瓷(IPS Empress,Vita Mark II)、微晶玻璃陶瓷如云母基玻璃陶瓷Dico MGC或磷灰石基玻璃陶瓷、二硅酸鋰陶瓷;
②氧化鋁基陶瓷:
如玻璃滲透陶瓷,致密燒結的氧化鋁瓷。在眾多陶瓷材料中,氧化鋁陶瓷在臨床應用中占據主導的地位,但氧化鋁陶瓷抗彎強度差的弱點制約其無法應用于制作后牙全冠。
③氧化鋯基陶瓷:
2001年以Y2O3為穩定劑的四方氧化鋯多晶陶瓷(TZP),即Y-TZP開始被用于口腔修復體的制作。后來采用二氧化鈰穩定的四方相氧化鋯多晶陶瓷Ce-TZP則比Y-TZP具有更高的斷裂韌性和撓曲強度。隨著牙科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技術的廣泛應用,2010年后氧化鋯陶瓷已被大量使用于全瓷冠橋的制作。
④復合陶瓷:
復合陶瓷是基于將陶瓷材料和樹脂材料性能優點于一身而設計成型的樹脂-陶瓷復合體,其特點是采用CAD/CAM直接加工,一次成型。
長期以來,烤瓷牙一直是快速有效的牙齒修復方法。但是,金屬烤瓷牙的金屬離子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反應,例如牙齦發黑,牙齦出血和萎縮,由于金屬內冠的存在,其透光率,顏色和形狀與天然牙齒完全不同,在光的作用下會產生藍灰色效果。同時,在口腔的酸堿環境中,金屬瓷齒在細菌的作用下是不穩定的,在進行CT或 MRI時會有一定的金屬干擾。因此,牙科醫療行業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態。目前,在國際牙科界最受歡迎的是最新的無金屬內冠氧化鋯全陶瓷系列烤瓷牙。另外,非金屬的二氧化鋯對X線卻無任何阻擋,只要鑲入二氧化鋯烤瓷牙,日后做頭顱X線、CT、核磁共振檢查時都不需要拆掉假牙,省去很多麻煩。
就生物安全性而言,用于醫療和牙科應用的氧化鋯具有出色的性能。多年來,大量的實驗和臨床案例證明氧化鋯對骨骼和軟組織細胞沒有毒性損害,也沒有關于過敏反應的報道。二氧化鋯是一種很優秀的高科技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優于各種金屬合金,包括黃金。對牙齦無刺激、無過敏反應很適合應用于口腔,避免了金屬在口腔內產生的過敏、刺激、腐蝕等不良反應。除了價格較貴外,二氧化鋯全瓷牙相對于其他所有同類修復方法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點。總的來說,二氧化鋯材料制作的烤瓷牙是目前國內國際最好的烤瓷牙,其材料本身沒什么缺點。
全瓷牙材料的市場競爭格局:
①海外巨頭為主,國產品牌已有突破。迄今為止,在成品氧化鋯基全瓷冠修復體的制備上,美國的3M 公司、列支敦士登的義獲嘉公司、德國的維他公司和澤康公司等相繼開發出In-Ceram、CAD/CAM 等技術,得到的氧化鋯冠體滿足臨床應用指標并已在臨床中應用。
②國內本土企業中,愛爾創的氧化鋯陶瓷逐漸得到了口腔行業的認可,在國內市場尤其是民營口腔市場的占有率逐年提升。隨著全瓷修復體的臨床普及,國產氧化鋯面臨著重大的機遇與挑戰,品牌效應的提升及相關技能培訓服務是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關鍵因素。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2.口腔陶瓷材料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