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新型電池正負極材料技術國際論壇 暨首屆鈉電池技術與市場發展論壇
“新型電池正負極材料技術國際論壇”自2013年首屆創辦以來,于2015年、2017年、2019年、2020年、2022年已成功地連續舉辦了六屆。這個專業性的會議已經成為電池行業一個備受關注的品牌會議,成為電池領域的重要系列活動之一,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越辦越好,為推動中國新型電池技術的持續良性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2017年4月寧波、2019年4月蘇州召開的第三屆和第四屆“新型電池正負極材料技術國際論壇”出席人數達到了1000人的空前規模。即使這兩年受到COVID-19疫情的困擾,2020年9月在蘇州舉辦的ABCA-5參加人數也超過了800人,特別是還有一批國際公司或海外大學、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在現場或通過視頻方式參加了會議,保持了會議的國際性。
自2013年天津召開的第一屆先進電池正負極材料國際論壇以來,隨著以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與負極材料在全球市場中已占據市場絕大份額,技術和質量上已經達到了世界頂級供貨商水平。這對我國與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與保障作用。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1082萬輛,其中中國688萬輛,國內市場滲透率達到了25%,占全球市場的64%。這意味著,我國已提前3年完成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新能源汽車將在2025年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就在我國十四五啟動之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依舊旺盛,產銷繼續創新高。而且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而近期隨著政策、技術、市場三方面積極因素共同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是政策環境更加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相關材料/裝備/資源回收等產業鏈也不斷迭代優化。
但是鋰離子電池行業,特別是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眾所周知正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中的核心關鍵材料。它不僅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的高低,而且也對電池的其它重要性能(如安全性、溫度特性以及循環壽命等)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由于正負極材料占鋰離子電池成本的60%-70%。因此加快正負極材料的研發和改進生產工藝,不僅有利于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綜合性能,同時還可能顯著降低目前遇到的電池成本過高的難題。
近來,國際原材料價格輪番上漲,讓動力電池企業叫苦不迭,并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鋰礦等資源爭奪戰,鋰離子電池的價格上漲,低成本的鈉離子電池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優選技術之一,短期內鈉電池還很難替代鋰電池的地位,兩者并存互補的局面會持續很長時間,盡管鈉電池因為低成本、高低溫性能好等諸多優勢受到市場的關注,成為新能源領域近期投資最紅的賽道,但要實現產業化還面臨諸多問題;其次是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不斷,尤其是電動車的自燃事故,使得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受到格外關注。“鋰資源(含回收)開發、安全提升、成本降低和綜合性能(快速充電、高低溫環境適應性等等)大幅改善”已成為當今行業的公認關注點或焦點。
(一)主要議題與交流內容
1、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性能提升
1)高鎳正極材料(NCM、NCA、NCMA)的高能量密度與高安全性兼顧的研發進展;
2)富鋰富鋰錳基材料的長期穩定性研究新進展;
3)高性能材料的結構優化、摻雜、表面處理等技術的進步及應用評價;
4)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保持高綜合性能的復合或混合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2、正極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1)LFP正極材料安全提升、成本降低及綜合性能改善研究和應用進展;
2)高安全、低成本、快充電正極材料開發與應用進展;
3)磷酸鐵鋰及磷酸錳鐵鋰材料研發、產業化進展
4)高安全全固態金屬鋰或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開發與應用進展;
3、鋰等資源(含電池鋰等材料回收)的低成本開發,如我國西藏鹽湖鋰提取技術研究進展;LFP/石墨動力電池再利用以及LFP或鋰的低成本回收技術進展等;
4、其它體系,如Li/空氣、Li/S、鋅基電池等的前瞻性基礎與應用研究等方面的新進展等。
5、高安全、低成本和高性能負極材料
1)碳負極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與實用電池應用評價研究新進展;
2)硅基負極材料應用的安全性評價新進展;
3)鈦酸鋰(LTO)負極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與實用電池應用評價研究新進展;
4)金屬鋰的可充性和阻抑枝晶生長措施可應用性研究新進展等。
5)其他新型負極材料的創新成果交流。
6、鈉離子電池材料、技術及應用市場
1)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普魯士藍)的技術研究進展
2)鈉離子電池碳基負極材料(軟碳、硬碳等)的技術研究進展;
3)鈉離子電池相關的前瞻性基礎與應用研究等方面的新進展等;
4)應用市場及其產業化技術
7、提高電極綜合性能的添加劑材料,如導電材料、粘合劑、助劑等
1)新型炭黑、碳納米管(CNT)、石墨烯類等材料制備、特性、應用研究新進展
2)粘合劑以及其他精細化學品類助劑產品如潤濕分散劑、附著力促進劑、流平劑、流變助劑、相容劑、消泡劑等對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漿料加工性能以及提高電極性能的應用研究進展。
8、電極正負極材料新型表征技術 (含原理、方法以及測試儀器或設備)
(二)論壇技術委員會:
會議共同主席:
陳立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劉興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
Zempach Ogumi:日本京都大學教授
夏永姚: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國華:上海頂皓新材料首席技術官
陳立桅: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張正銘:旭化成隔膜資深技術執行官
周江: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長
主辦單位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承辦單位
北京中聯毅暉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特別支持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