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常用的有如下兩種從不同角度出發的分類法:按用途的不同分類;按所用原料及坯體的致密程度分類;
知識點名稱:陶瓷的分類
關鍵詞:土器, 陶器(potttery),炻器 (stone Ware),半瓷器 (semivitreous china),瓷器(porcelain)
相關概念和介紹:
常用的有如下兩種從不同角度出發的分類法:
(一)按用途的不同分類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壇、盆。罐等。
2.藝術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陳設品等。
3.工業陶瓷:指應用于各種工業的陶瓷制品。又分以下6各方面:
(1)、建筑-衛生陶瓷: 如磚瓦,排水管、面磚,外墻磚,衛生潔其等;
(2)、化工陶瓷: 用于各種化學工業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閥以及搪砌反應鍋的耐酸磚、灰等;
(3)、化學瓷: 用于化學實驗室的瓷坩堝、蒸發皿,燃燒舟,研體等;
(4)、電瓷: 用于電力工業高低壓輸電線路上的絕緣子。電機用套管,支柱絕緣于、低壓電器和照明用絕緣子,以及電訊用絕緣子,無線電用絕緣子等;
(5)、耐火材科: 用于各種高溫工業窯爐的耐火材料;
(6)、特種陶瓷: 甩于各種現代工業和尖端科學技術的特種陶瓷制品,有高鋁氧質瓷、鎂石質瓷、鈦鎂石質瓷、鋯英石質瓷、鋰質瓷、以及磁性瓷、金屬陶瓷等。
(二)按所用原料及坯體的致密程度分類可分為:
土器 (brickware or terra-cotta), 陶器 (potttery),炻器 (stone Ware),半瓷器 (semivitreous china),以至瓷器(porcelain),原料是從粗到精,坯體是從粗松多孔,遙步到達致密,燒結,燒成溫度也是遂漸從低趨高。
土器是最原始最低級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種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與之混合,以減少收縮。這些制品的燒成溫度變動很大,要依據粘土的化學組成所含雜質的性質與多少而定。以之制造磚瓦,如氣孔率過高,則坯體的抗凍性能不好,過低叉不易掛住砂漿,所以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間。燒成后坯體的顏色,決定于粘土中著色氧化物的含量和燒成氣氛,在氧化焰中燒成多呈黃色或紅色,在還原焰中燒成則多呈青色或黑色。
陶器可分為普通陶器( cmmon,pottery)和精陶器(Fine earthenware)兩類。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甕.以及耐火磚等具有多孔性著色坯體的制品。精陶器坯體吸水率仍有4~1 2%,因此有滲透性,沒有半透明性,一般白色,也有有色的。釉多采用含鉛和硼的易熔釉。它與炻器比較,因熔劑宙量較少,燒成溫度不超過1300℃,所以坯體增未充分燒結;與瓷器比較,對原料的要求較低,坯料的可塑性較大,燒成溫度較低。不易變形,因而可以簡化制品的成形,裝缽和其他工序。但精陶的機械強度和沖擊強度比瓷器.炻器要小,同時它的釉比上述制品的釉要軟,當它的釉層損壞時,多孔的坯體即容易沾污,而影響衛生。精陶按坯體組成的不同,又可分為:粘土質、石灰質,長石質、熟料質等四種。
炻器在我國古籍上稱“石胎瓷”,坯體致密,已完全燒結(sintering),這一點已很接近瓷器。但它還沒有玻化(Vitrification),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坯體不透明,有白色的,而多數允許在燒后呈現顏色,所以對原料純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樣高,原料取給容易。炻器具有很高的強度和良好的熱穩定性,很適應于現代機械化洗滌,并能順利地通過從冰箱到烤爐的溫度急變,在國際市場上由于旅游業的發達和飲食的社會化,炻器比之搪陶具有更大的銷售量。
半瓷器的坯料接近于瓷器坯料,但燒后仍有3~5%的吸水率(真瓷器 true porceiain,吸水率在0.5%以下),所以它的使用性能不及瓷器,比精陶則要好些。
瓷器是陶瓷器發展的更高階段。它的特征是坯體已完全燒結,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對液體和氣體都無滲透性,胎薄處星半透明,斷面呈貝殼狀,以舌頭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硬質瓷 (hard porcetain) 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用以制造高級日用器皿,電瓷、化學瓷等。
特種陶瓷是隨著現代電器,無線電、航空、原子能、冶金、機械、化學等工業以及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新能源開發等尖端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長石,石英,有的坯休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長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純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制造工藝與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相關鏈接(延伸閱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