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型鑄造
陶瓷型鑄造(ceramic mold casting),是指用陶瓷漿料制成鑄型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陶瓷漿料由硅酸乙酯水解液和質地較純、熱穩定性較高的細耐火砂如電熔石英、鋯英石、剛玉等混合而成。為使陶瓷漿料在短時間內結膠,常加入氫氧化鈣或氧化鎂作為催化劑。由于使用的耐火材料成分及其外觀都與陶瓷相似,故稱為陶瓷型。陶瓷型鑄造是在普通砂型鑄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工藝。
陶瓷型鑄造在20世紀50年代由英國人肖(Show)完善實驗成功,故又稱肖氏法。它是由砂型鑄造和熔模鑄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硅酸乙酯水解液和耐火粉料的陶瓷漿料中加入破壞硅酸乙酯水解液穩定性的催化劑,用澆灌漿料代替搗實型砂的方法制造鑄型,澆注金屬液生產鑄件,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介于克郎寧(Croning)殼型鑄造和熔模鑄造之間,所以人們把陶瓷型鑄造方法歸為精密鑄造領域。
陶瓷型有兩種類型:
①陶瓷型全由陶瓷漿料澆灌而成。其制作過程是先將模樣固定于型板上,外套砂箱,再將調好的陶瓷漿料倒入砂箱,待結膠硬化后起模,經高溫焙燒即成為鑄型。
②采用襯套,在襯套和模樣之間的空隙澆灌陶瓷漿料制造鑄型。襯套可用砂型,也可用金屬型。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1.陶瓷型鑄造
上一篇: 3種常見的陶瓷電容器
下一篇: “碳”“炭”二詞區別和使用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