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景德鎮高端工業陶瓷供不應求
千年之前,陶瓷在中國誕生,并成為中國通往世界的名片。千年之后,進入現代社會,古老的陶瓷被重新定義。景德鎮一家特種陶瓷企業生產的陶瓷可不簡單,曾經用在航天器上,登上月球。這家企業熱銷的產品是陶瓷真空開關管,又叫真空滅弧室,是中高壓電力開關的核心部件,主要應用于電力的輸配電控制系統以及冶金、礦山等配電系統,能迅速熄弧并抑制電流,避免意外發生。在這家企業生產陶瓷真空開關管之前,中國的陶瓷真空管大多依賴國外進口。憑借景德鎮千年燒窯技藝帶來的底氣,經過對窯爐長度、燒制溫度、推進速度等關鍵參數的不斷摸索,2016年,一個全新的窯爐產線建成。
另一家主營陶瓷高壓直流繼電器的企業,也正忙于應對供貨的挑戰,這里的庫房空蕩蕩,基本上沒有存貨。作為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核心部件,公司的陶瓷高壓直流繼電器一直供不應求。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企業投入超過3000萬元。調試成功的全自動絲網印刷機一次可自動印刷10只至15只陶瓷元件,一天可以完成3萬只,比手工涂覆翻了近百倍。之所以舍得花如此大的血本,關鍵在于突破陶瓷金屬化的瓶頸。用了近7年時間,企業技術人員與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一同將拉拔力(即陶瓷與金屬的連接強度)從1800牛提升到3000牛。現在,不僅它們的產品供不應求,也結束了陶瓷高壓直流繼電器大多依靠國外進口的歷史。
從哈爾濱到景德鎮建廠的李剛在忙投產的事情,他們在哈爾濱工廠的產能早就飽和,每天都有客戶催單,也不敢接新單。他預估新廠的建設產值大概是每年3.5億元,工廠晚一天交付大概耽誤產值100萬元。產值如此之高的產品,是他們針對芯片拋光開發出來的100納米級片狀芯片拋光粉。芯片,被稱為“指尖上的大廈”,要在手指大小的地方,集成上百層芯片及晶體管,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每層芯片的平坦度。而用來拋光的便是納米級陶瓷材料。以往,芯片拋光粉全部要依靠進口,每公斤2萬元至3萬元,價格不菲,購買數量也受到限制。為了攻克這一卡脖子技術,李剛和團隊用了將近7年,最終在2023年9月12日有所突破。企業帶著新技術在景德鎮建新廠,立刻震動了上游企業,有企業專門從四川趕來了解情況。
三年來,隨著景德鎮工業陶瓷產業不斷發展,工業陶瓷產業產值從2020年20億元,增長至2023年10月底206億元,實現連年翻番。工業陶瓷企業數量從2020年的63家增長到170家,增幅達165%。
萍鄉打造產業集群
在江西萍鄉,這里的工業陶瓷產業也是一派紅火的場景。萍鄉湘東工業陶瓷產業園,聚集了144家工業陶瓷化工填料生產及配套企業。萍鄉市江華環保設備填料有限公司負責人 劉志科:化工填料,特別是陶瓷化工填料,全球有80%的集中度在萍鄉,萍鄉又有80%集中在湘東工業產業園,配套性很強。產品互補給了公司大膽接單的底氣,通過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三年的時間,一家企業產能增長了近十倍,今年預計產值可以達到3億元。
產業園的另一家企業在搬過來之后,通過工業改造,產能從3萬噸提升到10萬噸,還成立了陶瓷研究院,與長沙理工大學共同研發的高端陶瓷發熱體項目,目前已經進入中試階段。
在另一家企業,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士維花了12年時間,突破了大尺寸陶瓷研磨盤的多個關鍵瓶頸,實現小規模量產。
像這樣的校企合作在產業園里并不鮮見,一家企業的負責人鐘聲波也嘗到了合作的甜頭,直言未來可期。十幾年來,隨著工業陶瓷產業鏈條在萍鄉不斷延長,客戶紛至沓來,工業陶瓷相關的業務形態正在不斷拓展。隨著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國內工業陶瓷產業正以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長,在山東、江西、廣東、江蘇、浙江、河北、福建等地形成了多個產業集群。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在我們掌握的大概情況下,國內工業陶瓷產值應該約1500億元,甚至會更多。這是一個新的經濟驅動力、新的經濟增長點。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