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0家風投,以財育“材”,以“材”招財。
新材料,一個重要到國務院成立國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產業,連續被“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定位為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遍野,早已被風投們瞄準。但細分領域多、下游應用領域多且市場前景差別大、遠離最終消費者等特點讓投資新材料具有不確定性,那么,能夠成功從風投手中拿到投資的項目有何特點呢?通過對50家不同規模、布局重點各有側重的投資機構投資事件的梳理和分析,我們總結了廣受追捧的細分賽道、各投資機構的布局情況和投出IPO的情況。
根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這50家機構已合計投資新材料企業超過500次,涉及新材料企業超過450家。其中精細化學品、鋰電材料、半導體材料3個細分賽道是投資機構們布局最積極的領域,成功獲得投資的項目均超30個,分別為51個、42個、34個;已出手布局的投資機構同樣數量眾多,分別達到29個、26個、28個。從三大賽道的退出來看,精細化學品領域已有10家企業成功IPO,目前市值最高的是恒逸石化,為329.60億元;鋰電材料領域已有15家企業成功IPO,目前市值最高的是寧德時代,為9713億元;半導體材料領域已有7家成功IPO,目前市值最高的是天岳先進,為228.69億元。
查看更多請點擊以下來源鏈接。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