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月19日,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分行與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了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擴建項目意向融資合作協議。當天,澎湃新聞記者從貝特瑞處獲悉,該擴建項目總投資50億元,一期投資額度為20億元。國開行深圳分行擬為一期項目提供18億元資金。同時,記者也從國開行深圳分行方面了解到,目前正式的投融資方案未最終確定,具體財務指標需要以后續評審階段的測評為準。
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隸屬上市企業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1月于北交所上市。據公司介紹,公司以鋰離子電池用正、負極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為核心產品。今年4月8日,貝特瑞在深圳正式啟動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建設項目。據貝特瑞公司介紹,項目位于深圳光明區貝特瑞產業園地塊,擬分期建設,預計于2023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1.5萬噸硅基負極材料產能,2028年前實現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產能全面達產。在項目50億元的總投資中,固定資產投資約為35億元,流動資金約為15億元。
據了解,貝特瑞從2006年開始進行硅基負極材料的技術研發,技術路線包括了硅氧負極材料和硅碳負極材料兩種,目前已實現第三代硅基負極材料的量產,第四代產品的量產暫未公告。目前,貝特瑞擁有硅基負極材料產能為3000噸,而正在建設的負極材料項目也包括了這硅碳材料和硅氧材料兩種路線類。
據了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主要分為碳基材料和非碳基材料。
碳基材料包括天然石墨負極、人造石墨負極、中間相碳微球 、軟碳負極、硬碳負極等。
非碳基材料主要分為硅基及其復合材料、氮化物負極、錫基材料、鈦酸鋰、合金材料等。
中信證券的相關報告指出,目前,以人造石墨為代表的碳基材料是鋰離子電池負極的主要使用材料,石墨類負極材料占據負極材料95%的市場份額。目前,現階段商業化石墨負極材料已經接近其理論比容量極限(372mAh/g),為進一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尋找更高比容量負極材料成為產業研究重點。而同族硅材料具有的理論比容量達 4200mAh/g,是石墨類的10倍多,為極具應用前景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之一。
信息來源:
(以上信息來源或部分來源于以下文獻或網絡鏈接,本網站僅作分享,該內容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刪除,請通過以下鏈接進一步了解和確認,謝謝!)
您好!請登錄